中文體例
- 人名一律用原文,但家喻戶曉而通行的人名第一次出現時,可加附中文,例如:Plato(柏拉圖),Voltaire(伏爾泰)。
- 一般通用的國名、地名可用中文,例如:美國、巴黎,其餘則一律用原文,不另翻譯。
- 行文中出現之文章篇名或書名不需中譯,直接使用原文。
- 行文中出現之藝術作品名稱必須中譯,並附原文對照之。
- 文章中主要討論的藝術家須標注生卒年,其他舉例的藝術家則不必。
- 藝術家生卒年、作品年份及尺寸標示一律採用阿拉伯數字。
- 標點符號: 1. 在正文及圖版說明中,藝術作品名稱皆使用〈〉,並附原文,例如:〈恰似一個女人〉(Just Like a Woman) 2. 在正文及圖版說明中,建築物一律不需使用〈〉,但需附原文,例如:總督府巨人廳(Scala dei Giganti, Palazzo Ducale)。 3. 中文之文章名採〈〉,書名用《》。 4. 外文書籍、期刊、以及藝術品名稱用斜體字 (Italics)。 5. 英文引文之逗號(,)採用英式放在引號之後 “ …”, 6. 行文中之中文引文用「」,引文內若維持原文則用 “ ”。 7. 行文中若有整段的引文(block quotation),編排時採取只縮左邊,前後無須加「」,直接引用即可。但為有別於正文之細明體,中文字體用標楷體,行距不變。在英文裡則將字體縮小一號,行距縮為single space。 8. 在引文中為補充說明而加入作者自己的文字說明時,用〔 〕標示之。 9. 在文字敘述時,如提到一些事項,最後用「等」字結束時,「等」字前後無須再用刪節號… 10. 行文中若中文、西文同時並存,中文之間採用中文標點符號,西文或阿拉伯數字間則採用西文標點符號。 11. 例如:最早的美術館被建造於Dresden, Düsseldorf與Kassel等地。 12. 例如:Ghirlandaio的這名侍女人物造型承襲自文藝復興早期Florence的藝術家,如Donatello, Ghiberti, Agostino de Duccio等人的浮雕作品,以及Fillipo Lippi修士的繪畫。
- 書目: (圖書) 傅朝卿,《西洋建築發展史話:重古典到新古典的西洋建築變遷》,台南,2003年。 (合集文章)林志明,〈在指認和認同之間擺盪的攝影肖像〉,《藝術與認同》,曾曬淑主編,西洋藝術史叢刊2, 台北,2006,頁171-198。 (期刊文章)謝明良,〈魏晉十六國北朝墓出土陶瓷試探〉,《美術史研究集刊》,第1期,1994年3月,頁1-37。
- 註腳: 1. 出處之原文(作者、書名、期刊/文章名)保留原文。 2. 註腳在行文中之標示採隨文上標:若為英文標於標點符號後,中文則標於標點符號前以免間距過大影響版面外觀。例如: (英文) Sex being recognised no longer as a biological but as a social construction, Sherman’s works thematize the female body as a projection screen for cultural and social expectancies. (中文) 早期台灣漢民族傳統雕刻,絕大部分是從屬於廟宇建築或是住家陳設,很少被當作獨立的藝術品來創作、鑑賞 。 3. 出處作者若為中文者採姓在前,名在後;若為英文者採名在前,姓在後。 4. 出處若為雙作者,兩作者人名之間則用 / 隔開,編者則加注ed.。 5. 中文書目及出處註釋一律採中文逗號(,)。 6. 英文或數目字之間的標點符號採西文標號,例Minerva, Apollo, Mars. 例Spiegel der Vernunft, 1488 7. 註腳出處: (圖書) 傅朝卿,《西洋建築發展史話:重古典到新古典的西洋建築變遷》,台南,2003年,頁270。 (合集文章)劉瑞祺,〈Francesca Woodman的身體藝術〉,《身體變化:西方藝術中身體的概念和意象》,曾曬淑主編,西洋藝術史叢刊1, 台北,2004,頁247。 (期刊文章)郭沫若,〈侯馬盟書試探〉,《文物》,第2期,1996年,頁5。
- 字體: 正文採細明體。 整段的引文(block quotation)採標楷體。 英文採Times New Roman